03
2017
-
10
優秀的中國造紙企業是否能給國產造紙裝備一個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作者:
優秀的中國造紙企業是否能給國產造紙裝備 一個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制造界網原創:譚小米
當前我國制造業已卷入全球性工業技術革命,與世界技術強國展開一場“殊死之戰”。德國工業4.0揚言要幫助中國制造業全面升級,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拋出恐怖言論,他認為:“如果工業4.0在全球鋪開,中國制造業將全線崩潰、解體”,應更準確地說,如果工業4.0在全球鋪開,中國裝備制造業將全線崩潰、解體。眾所周知,我國的高端裝備領域仿佛是一群“弱勢群體”,就拿我國造紙裝備來說,十幾年來,一邊是高速發展的造紙工業,一邊卻是國產造紙裝備在困境中艱難跋涉,面對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無能為力。
強大的德國工業技術同樣令發達國家提高了警惕,美國正積極構建“制造業互聯網”,英國加緊建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都是力圖彌補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之間的斷層,皆在提高本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
一如郎教授所言,如果工業4.0在全球鋪開,中國裝備制造業將全線崩潰、解體。顯而易見,既然我國制造業強弱關系到綜合國力及國家安全問題,試問已崛起而優秀的民族造紙企業是否能給國產造紙裝備一個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中國造紙工業的崛起與
國產造紙設備的失落
上個世紀80、90年代,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風口上、在風起云涌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我國的造紙工業蓬勃發展。那個時期,我國大大小小的造紙企業幾乎全是依靠國產技術裝備完成生產。新世紀之初,我國加入了wto ,面對國際造紙巨頭的“入侵”,我國造紙企業紛紛舉起振興民族紙業的大旗,利用引進國際一流高端漿紙裝備迅速做強做大,成功抵制住了外紙對中國市場的壟斷,涌現出像晨鳴紙業、華泰紙業、太陽紙業、玖龍紙業、理文紙業等造紙巨頭。自2011年我國紙與紙板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目前正向造紙強國邁進,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
中國造紙工業崛起了,牢牢掌控著巨大的國內市場,令外紙巨頭不得不“隔洋興嘆”,然而顧此失彼,國產造紙裝備被逼進了市場角落。以晨鳴、華泰、太陽為代表的行業標桿企業全部清一色地引進國際一流高端技術裝備。安德里茲、美卓、福伊特三大跨國公司在我國造紙裝備巨大市場上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在制漿和造紙兩類裝備方面形成了雙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面對強悍的競爭對手國產造紙裝備的競爭力非常脆弱,只能在中型造紙企業中尋找客戶,在困境中艱難跋涉。有資料顯示:2008年全國造紙裝備業規模以上企業273家,其營業收入總額僅為172.2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一個福伊特公司在中國的營業額。
很顯然,自入世15年來,“技術短板”讓中國造紙裝備在自己家門口失去了市場,以至于讓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一臺又一臺價格昂貴的他國造紙裝備漂洋過海運到中國,這不僅是中國造紙裝備的失落,更是整個中國機械裝備行業的傷痛。只有技術才是王道,只有技術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自主創新、合力趕超”
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痛失市場的中國造紙裝備在困境中積極尋找“生存之道”,發起技術攻堅戰,多年來臥薪嘗膽,“自主創新、合力趕超”。我國著名造紙裝備權威專家胡楠教授說,“十二五”期間我國制漿造紙裝備行業研制出一批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創新成果,在某些細分技術領域已打破國際壟斷,國產造紙裝備正走向高端。
山東昌華機械科技CEO鐘俠瑞在接受《制造界網》采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做出一流的中國紙機,補足各個環節之間的技術短板和斷層,解決核心技術供給不足,滿足我國造紙企業升級需求。
細數我國整個造紙裝備行業,具體到制漿設備方面:泉林紙業自主研發的“麥草清潔制漿及其廢液資源化利用技術”,該技術和裝備獲授權發明專利14個,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整體水平世界領先。還有汶瑞、三洋、華機、安陽等生產制漿裝備的企業,在提升裝備效能、節能減排等方面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具體到紙機方面:昌華機械科技公司借鑒國際先進技術的設計理念,通過對國外技術和工藝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發,研究制造出靴型壓榨、稀釋水流漿箱、高頻搖振器、自動引紙器、DST刮刀等多項造紙機關鍵可替代進口部件,其靴型壓榨技術打破國際技術壟斷,靴型壓榨設備運行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所生產紙機,幅寬可達7m以內,車速可達800~1500m/min,紙機趨向大型、高效、智能、綠色、可靠性的國際裝備水平特征。另外江河、凱信、崇義、大陸等多家紙機公司也分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顯著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民族企業“一家親”
優秀造紙“反哺”國產裝備?
我國造紙工業進入深度調整和優化升級新常態,越來越多的經營不良的中小企業在消失,市場、技術、資本、人才等優勢資源都向大企業集中。經濟界人士分析,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實現由造紙大國向造紙強國的跨越,中國造紙行業還會淘汰約1/3的落后產能,每年紙與紙板的消費量還繼續增長,因此行業對高端造紙裝備需求依然很大。
胡楠教授在“第三屆中國造紙裝備論壇”上強調:中國造紙裝備業的發展要做好兩個融合,一是造紙裝備技術工業化與智能化、信息化相融合;一是造紙裝備企業和造紙企業相融合。
由于優秀造紙企業長期習慣應用國際技術裝備,對國產造紙裝備的技術進步了解甚少,想讓二者融合發展談何容易。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前任會長、太陽紙業CEO李洪信在接受“制造界網”采訪時談到,如果沒有國際一流制漿造紙技術裝備進入中國,民族造紙行業根本站不起來,造紙行業會像汽車、日化、飲料行業一樣成為國外品牌的天下,那么國產裝備更無任何立足之地。從這一點上講,中國造紙行業站起來了,對中國造紙裝備是一件好事!畢竟民族企業“一家親”。中國制造只有攜起手來,只有“抱團發展”才能實現制造強國之夢想。
我國造紙行業每一個大企業都是從小造紙、小紙機發家的。李洪信表示,今后會多關注國產制漿造紙裝備的技術進步和優勢。國內優秀的造紙們會不會“反哺”國產造紙裝備?會不會給國產造紙裝備一個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優秀的國產造紙裝備制造商們有沒有信心為我國大型造紙企業提供產品?有沒有信心打破制造裝備被三大跨國公司壟斷的市場結構呢?制造界網會繼續關注。